111北大法律學系司法組、高大財經法律學系【榜首】,高點轉學考法轉就是強桿,讓你從「私立」轉「國立」非夢事!,榮律(張鏡榮),李O弘 銘傳財法,轉學考考試心得,高點有一套!
瀏覽器新版本通知前往更新開啟網頁
榮律(張鏡榮)前言
大家好,我是今年法律轉學考正取北大、東吳、輔大、高大、台綜大的轉考生。
考前幾乎都是依賴Dcard上的心得文來提升自信和舒緩焦慮情緒,今天終於換我來回饋給往後的學弟妹了!雖然我的成績相較於其他大神沒有那麼出色,但仍盡自己的綿薄之力分享備考經驗,希望這篇心得對想投入法律轉學考的學弟妹或同儕能有所幫助。由於內容有點龐雜,可以選擇自己想看或需要的部分參考就好,如果有任何排版上的問題或內容上的錯誤也都歡迎指正,但希望能保持和平及理性討論,不戰校、不謾罵,謝謝大家🙏。
 
背景
109學測國文卡標,導致很多法律系都沒辦法上,因而決定考指考,卻沒想到當年數乙考炸…(真的很慘,大概是均標而已)。最後還是一把鼻涕一把淚地填好志願,分發到銘傳財金法律系。
上大學後開始準備轉學考,但仍舊抵擋不住玩樂的誘惑,讀起書來並不像個轉學考生那樣用心,這樣要認真不認真的學習態度,導致自己校內成績和轉學考的準備上都不盡理想,書審想當然是全部落榜,連台綜大都只有備98,極為慘烈。但對我而言打擊最大的,是女友(同班同學)台綜上榜,飄回南方,我瞬間覺得自己很糟糕,天天都在想我為什麼那麼廢…。
經歷一陣子消弭的情緒後,最後還是一把鼻涕一把淚地重拾書本(沒錯又是一把鼻涕一把淚),決定再考一次轉學考,這次以台綜大和東吳大三為目標,開始了今年度酸甜苦辣交織而成的轉考人生。

成績(依放榜時序)
1.北大法(大二):司法組正取六 民總74 刑總39 憲法39 法英20
2.東吳法(大三):正取三 民總70 刑總63 英文75
3.高大財法(大三):正取一(書審) 考生基本資料(20%)83.67 法律問題分析民法(40%)82 法律問題分析刑法(40%)82.33 加權後總成績82.46
4.輔大法(大二):正取九 民總54 刑總41
5.台綜大:中正法制組正取一(第一志願序) 民總80 刑總27 國文60 英文65
 
各科準備
考試科目的準備上,除了加深複習去年學過的東西外,我自己有去報高點補習,但起初只有先報了民刑總的先修跟正課,到了中後期才去加報題庫班。這邊要特別說明,補習的必要性和效果因人而異,有補習但沒上榜的例子,也有沒補習卻強得跟鬼一樣的人,如果你選擇報補習班,那請務必要善加利用資源,認真上課和複習,千萬別報了補習班卻半吊子讀,沒被善用的資源真的很可惜(許多人家裡是沒有辦法提供自己去補習的,要好好珍惜)。
另外,補習不代表全部,意思是仍需要透過教科書讓自己對科目有基本的認識,接收補習班的資訊才會有效率,否則聽得一知半解,也失去了學習法律的真諦。以下就針對本次考試各科的準備方式和用書進行說明。

1.『國文、英文』
共同科目的部分,我到6月中才開始寫考古題,發現難度不算太高,對近兩年沒碰國、英的我來說還勉強扛得住,就只有訂正考古題和複習一些高中的筆記和教材,便直接應考了。有志準備台大、政大和台綜大的同學要注意國、英,東吳則要注意英文(加權比重和法科一樣),畢竟當所有人法科分數相差不遠時,共同科目的分差有很大概率會影響最終結果,就算你法科強得不得了,共科也不能考太爛對吧~別像我只顧著讀法科卻忘了共科的存在,搞得考前一個月臨時抱佛腳,超想捶爆自己。

2.『民總』
(1)書單
民法總則教科書(王澤鑑教授、陳聰富教授、李淑明老師)、民法總則爭點解讀(陳義龍律師)、民法總則體系建構(顏律師)、民法總則老師解題(苗星律師)、這是一本民法總則解題書(林政豪律師)
(2)使用時點及方法
大一:剛入學是使用陳聰富教授的民法總則,細讀大約2遍,也做成一本濃縮式的活頁筆記(之後都是以這本筆記為基礎增加內容與複習),所以民總這科準備效率上比刑總高出許多。
大二:
第一階段(去年8月中~10月)仍是以陳聰富教授的書搭配台大開放式課程,並以顏律師的民法總則體系建構為輔助,將大一時沒有清楚讀過的部分細讀兩遍(例如法人、消滅時效),直到高點正課開始。這時期有建立起民總的體系架構,也對大部分觀念有了基本的認識,但對詳細爭點內容仍有些不熟悉。
第二階段(去年10月~今年2月底)就是穩穩地跟著補習班的進度走,還有把陳義龍律師上課用的《民法總則爭點解讀》仔細地讀了兩遍,除了體系架構更加穩固鮮明外,詳細內容也讀得更熟了。這本書裡有包含海量的實務判決,也有整理好許多爭點(尤其是網路標價錯誤那裡有含括了各校教授的見解,非常豐富),我的第二階段都是用這本穩固基礎,把所有基本概念和延伸出的爭議都建構起來;而第三階段和最終階段我都是從這本書裡攝取比較少見或我所持有的書籍中找不太到的爭點(e.g.債權雙重讓與:SC105-15民決),並把書中的考古題都用架構寫一遍,檢視自己的學習成效;這段時期就是在原有的學習基礎上不斷增加新知識,將民總的各種觀念連結成一面活絡的知識網,進步飛速。
第三階段(今年3月~5月底)則有把李淑明老師的民法總則拿出來看,用10天的時間快速讀完它,加深基本觀念跟延伸記憶,無權處分延伸問題和借名登記都是在看完李淑明老師的書後有更深的了解,緊接著讀苗星律師跟林政豪律師的解題書(這一階段也是輸出能力大幅提升的時期)。苗星律師的解題書有不少轉學考的題目,而林政豪律師的則幾乎是國考題,二者字數都是在考場上寫得完的,且解題前皆有觀念補充和爭點解析,以往評價都還不錯。至於該怎麼挑選,還是建議你直接到書局看看和比較,想多看也可以都買(或借來看)。
最終階段(今年6月~考試期間)就是不斷複習筆記、看文章、上題庫班&寫考古題(北大近3年、東吳大二大三近7年、輔大大二近6年、台綜大近5年),從考古題中抓出不熟的觀念,再重新找教科書和參考書補足;此外,這階段我有開始拿起王澤鑑教授的教科書部分細讀(有些老師出題的爭點在王師的書中都有精闢的分析,值得一讀),補充特殊或冷門爭議的學說見解。
『民總』這科很需要連貫的觀念,時常一個觀念錯了導致後面方向全偏,且任何一個章節都可能出在考題中,千萬不要僥倖認為冷門區域不常考就不讀,所有觀念都要有所掌握,解題時才不會沒東西寫或無從下筆。
(3)補習
今年正課是陳義龍律師授課,老師去年新出了一本針對轉學考使用的爭點解讀參考書,上課基本上都是用這本(我很喜歡這本書的排版跟書本顏色)。除了書中的內容外,老師也常常補充一些轉考常見的爭點,有幫助到我在關鍵的打底期建立起扎實的基礎觀念。
題庫班的部分是高律(謝友仁)授課,老師是帶著學生做完近百題的各校考古題,一樣會複習基本觀念後再解析題目(重要觀念會一直重複念大約七次),解析過程會一一剖析題目結構並連結前述的基本觀念與相關爭點,再分析解題順序,這真的讓我在解題脈絡上變得更加流暢與縝密(真心佩服高律(謝友仁)強大的記憶力跟邏輯分析,我根本是無時無刻在獻上雙膝…)。
p.s.高律(謝友仁)上起課來蠻活潑的,常常會講一些冷點極高的笑話,讓我在緊張壓抑的情緒下增添一點歡樂~但幾乎每堂課都超過或將近兩小時,蠻累的…(但很充實!)
(4)文章
陳聰富教授*3篇左右 林誠二教授*10篇左右(不曉得林教授還有沒有出東吳的題,反正就看了…)

3.『刑總』
(1)書單
刑法總則教科書(林鈺雄教授、王皇玉教授)、刑法案例解析方法論(蔡聖偉教授)、透明的刑總體系書(張鏡榮律師)、透明的刑法解題書-總則部分榮律(張鏡榮)、刑法老師解題-總則部分(陳介中律師)
(2)使用時點及方法
大一時有細讀過林鈺雄教授的教科書,對刑總觀念有基本的了解,但仍稱不上「讀好」,更甭談輸出。
大二:
第一階段(去年8月中~10月)則是以王皇玉教授的教科書重新打底,細讀一遍。(個人認為王皇玉教授的教科書排版較簡潔,讀起來比較舒服,林鈺雄教授的則補充非常多資料跟案例,內容相當豐富,但我常常看得頭昏眼花)
第二階段(去年10月~今年2月底)則一樣跟著高點正課進度,同時用盡全力把榮律(張鏡榮)的《透明的刑總體系書》給看過兩遍,作為打底基礎。我個人很推榮律(張鏡榮)這本體系書,如果你是要準備轉學考的同學,這本書除了基本概念和法理&爭點淵源都有很詳盡的解釋,在學習上比較容易理解各個犯罪階層或概念的脈絡外,還會把很多學說或實務見解涵攝到案例事實當中,再抽象的概念讀起來也會變得輕鬆許多(題外話,榮律(張鏡榮)會在書上自言自語,還會自詡刑法許光漢,每次看一看都會笑出來😆),在每個章節後都會附上各校轉學考的經典試題和榮律(張鏡榮)的擬答或解題架構,真的超用心(建議去翻翻實體的書,會發現這本真的很豐富)!我在這一階段也把榮律(張鏡榮)的上課體系架構作成活頁筆記(超級豐富,考前幾乎都只讀這份筆記),這階段把許多刑總的觀念和爭點給補齊了,在刑總體系架構上打了相當紮實的地基!
第三階段(今年3月~5月底)則是不斷複習榮律(張鏡榮)的課堂筆記架構跟體系書,把榮律(張鏡榮)涵攝在案例事實中的文字反覆咀嚼,將自己不太清楚的概念釋疑;另外還買了蔡聖偉教授的《刑法案例解析方法論》加深部分爭點的印象和體系位置(像是加重結果犯、過失犯、不作為犯、容許構成要件錯誤等),有一定程度的人讀起這本真的會有特別的體悟(這本真的不錯,因為蔡教授很帥),也有去原校的圖書館借閱林書楷教授的刑總來補充其見解;這階段也開始看解題書,我是章節式的參考榮律(張鏡榮)的刑法解題書及陳介中律師的刑法老師解題(有跟女友借李允呈律師的解題書,但多用於準備輔大的刑罰論)。我很喜歡榮律(張鏡榮)這本解題書,他把許多不同學說及實務見解的寫法都收進這本裡頭,也很詳細地解釋解題架構與體系位置(像是不能未遂、原因自由行為&容許構成要件錯誤等),有些部分也會給出答題小撇步供讀者參考,同樣值得一讀!
最終階段(今年6月~考試期間)就和民總一樣,上題庫班、瘋狂寫考古題(年份如前民總所述)、訂正、複習筆記、看文章&近年來的大法官解釋,並開始將常見的學說爭議作成解題式筆記,加深作答內容。
(3)補習
正課和題庫班都是榮律(張鏡榮)授課,榮律(張鏡榮)上課會在黑板上寫刑總的爭點體系架構(我都直接抄在自己的活頁紙上),也會口述補充很多學說爭議的歷史演變和德國實務及學說見解,只要能認真上課並不斷複習,轉學考九成以上的爭點都能完整掌握。 榮律(張鏡榮)的上課風格很輕鬆愉快,會用幽默風趣的方式來講課,讓許多抽象複雜的觀念瞬時變得簡單易理解,也常常講起自己的經歷和趣事(介紹自己的穿搭、逛過哪間精品店之類的),每次都被榮律(張鏡榮)的講話方式笑到翻過去。
這邊要特別感謝榮律(張鏡榮)不厭其煩地回答我私訊的問題和批改我寫的考古題,讓我知道自己的觀念還有輸出有哪裡不足,思考方式和觀念也越漸成熟。
『刑總』這科很講求用字遣詞的精確性和概念間的邏輯性,所以基本觀念一定要很熟悉,才能駕馭複雜的學說或實務見解。另外北大的部分要注意鄭逸哲教授的一句到位,我只有前期有看過一遍鄭教授的一句到位,所以沒有全部記起來,這次是根據鄭教授的寫作方法模擬出類似於一句到位的作答方式(雖然分數不太好看…);輔大的話則要特別準備刑罰論&相關大法官解釋及注意近期憲法法庭的判決,寫寫歷年的題目你就會發現——真TM精彩(今年沒考刑罰論,明年會不會就不曉得了)。
(4)文章
東吳林書楷教授*5篇(文章不多,見解多在教科書裡) 東吳蕭宏宜教授*2篇 成大古承宗教授*20篇(與總則有關的全看)

4.『憲法』
大一時讀過李惠宗教授的憲法要義,當時讀是一看三不知,所以有以歐律師的憲法爭點解讀及憲法解題書為輔助,學習上算是漸入佳境;上了大二後,由於我把重心放在法科只考民、刑總的台綜大跟東吳,所以到考北大前有將近一年時間沒有讀憲法,至多考前複習一下違憲審查的筆記,這次考試幾乎是吃大一老本跟法理基礎,因此心得便不加贅述,相關內容可以詳見其他大神的心得文。

5.法英
大一時有買輔大邱彥琳教授的法學英文,時不時就拿起來亂翻,後來發現這一年也根本完全沒時間看,丟在一旁沒什麼動過。考前只有簡單看過輔大法學英文教材的單字,但我有看的部分幾乎沒考出來…(考了不少公司法跟證交法的單詞);看那成績我也是昏倒,也同樣不加贅述了,以免加害給付。
補充一下,備考的人一定要提早去看各校考古題,不論你是用腦中解題或紙筆解題方式都可以(建議自己動手寫並嚴格計時),透過考古題可以明白某校哪些觀念常考、哪部分觀念還不夠熟悉;此外,有些學校會考出與考古題極為相似甚至一模一樣的考題,例如105台綜大刑總第2題和109台綜大第2題(古承宗教授文章題,換湯不換藥)、東吳大二刑總105年第1題與今年東吳大三第1題(完全一樣),如果曾寫過考古題並好好訂正,應該能對同樣或類似的爭點或題目有較深的印象,也許能幫助你拿到還不錯的分數。

學校課業與轉考計畫安排
有了去年疫情改書審的經驗,今年我還是有把大二上學期的科目讀好,學分數上仍有到20學分,但原校系的課程真的蠻硬(大二上學期就修完整個物權跟債各),我在期中期末前花了整整二至三週才開始全力準備校內考科,轉考進度在這期間幾乎是停擺狀態,直到校內考試結束後才繼續,那陣子可謂是生無可戀、苦不堪言(甚至不曉得哪根筋不對還修了日文,讀到快發瘋;但至少上學期成績出來後有稍微提升系排,對於之後高大臨時改書審也稍有幫助,不至於太虧。
這樣的情況到下學期改善許多,我把下學期總學分數控制在15學分,開始把重心放在轉考上,加上疫情遠距的關係,線上考變得較現場考來得輕鬆一點,期中期末大概都是考前一週內密集地讀,其他時間都拿來讀轉考,堅決不因校內課業過分耽誤到自己的進度。
但必須老實說,大二學到的科目對於我考轉考有不小的幫助,物權的部分讓我加深很多民總裡有關於物及物權行為的概念和法條的熟悉度(包含善意受讓等),身分法的親屬也強化了死亡宣告提起與撤銷產生的婚姻效力(今年台綜大民總第一題考了50分的撤銷死亡宣告後之婚姻效力),而繼承則幫助到我去記憶代位繼承跟繼承效力;我也是到後期才明白,多學一點是真的不會虧,許多概念相連在一起能擴大腦海中的知識網,促進資訊輸入的速度和效率,也能豐富內容的輸出。

書審準備:高大財法
今年高大原訂是在7/1舉辦筆試,但在6月上旬突然改成書審,對於正準備迎接轉考的我來說有些驚慌失措,但不想放棄任何一間上的機會,所以還是花了一個禮拜左右的時間,每天做一點,最後有幸榜首錄取,還是很感謝自己當時沒放棄😢。以下就書審內容進一步說明,如有不備還請見諒,也歡迎提問或指正。
(p.s.高大今年未開大二名額 / 大三筆試科目為整部民法和刑法)
1.考生基本資料(20%)
(1)歷年成績
大一上系排12
大一下系排14
大二上系排6
(2)自傳、報考動機(限800字)
由於自傳和報考動機有字數上的限制,我有先用Canva把個人基本資料和經歷製作成額外的簡歷,內容大概就是高中寫過跟貝卡利亞的論犯罪與刑罰有關的心得獲特優和曾擔任過田徑校隊隊長或其它參賽獲獎之類的東西,排版上精簡但不失質感,也能一眼看出考生經歷。在自傳的部分,就簡單描述大一發生的事(我是寫轉考失敗、讀書方法改變&進步、大二當班代…等);報考動機則稍嫌麻煩,需要展現出對進入該校的「真誠」,我共分成三段:先從對於轉入該校的念頭說起(真心覺得校園很大很氣派),再說明該校課程安排上的優點,最後提及本人原校系亦屬與財經法律相關的「財金法律」,課程關聯性較高且銜接上較容易,整體論述上儘量保持中性(我沒有瘋狂誇讚,因為自己看了也會覺得害臊…)。
這部分我個人是偏向於簡化並濃縮文字,盡可能讓每一句都成為重點,將珍貴的字字句句發揮到極致,畢竟審查人員可能不會想看到你從國小國中一一介紹起,不但很耗時間,看了也很想睡…。
當然每個人有自己的作法,分數佔比也不高,所以這部分僅作為書審經驗參考,看看就好~
2.法律問題分析
(1)民法(40%)
這科真的讓我崩潰+頭痛到炸裂,題目屬於債法的範圍。當時的我已經近一年沒讀債總,債各又讀得不是很完整,整部債法幾乎是不熟的狀態,只能再拿出李淑明老師的債法總論,把債務不履行給重新複習一遍,先從中建立起基本架構,再將爭點嵌入其中,這過程足足花了我3天的時間,Word打了整整7面(當時還有期末跟轉考,超崩潰)。很幸運分數沒有太差,至少有82分~
(2)刑法(40%)
刑法的部分限制900字內,題目屬於刑總的範圍,寫起來挺順的,最後拿了82.33分;由於這部分沒有特別的地方,就不多加論述了~

謝辭(充滿愛的一段,希望別跳過) 
首先感謝我的母親,在我經歷了大學入學考試和去年轉學考書審的二次失敗後,仍全力支持我挑戰今年的筆試,沒有因為失望而放棄我,縱使我一直都說北大上榜的希望渺茫,妳仍在我考北大前親自跑去文昌宮為我祈禱,念了幾十遍我的准考證號碼,我定當永懷感恩在心,也會永遠記得妳說的:「無論身處何處,都要做個有目標和理想的人,努力精進自己,別讓別人瞧不起你」。
再來要謝謝我在銘傳的朋友們,在讀書讀到快中風時總能跟你們說說屁話排解壓力,還會把我拖去做一些讓我很開心卻罪惡感爆棚的事(e.g.夜唱);也要謝謝銘傳提供了很好的資源讓我學習,法學院的教授和秘書也都很認真負責,很重視學生的學習機會,我這兩年過得很快樂且充實,滿懷感恩!(雖然拿了銘傳老爹8萬的獎學金但還是轉走了…)
還有要謝謝我的校隊前輩邱律學長,當初書審掛蛋時是你鼓勵我再考一次,也盡可能地幫小學弟我提供建議、尋找機會。你一直耀眼地站在前方,成為我的榜樣,願有天能像你一樣,有能力再回饋給後輩們。
也要感謝我的轉考夥伴瓜哥,如果沒有你一起互相討論提問,我或許不會發現自己有很多觀念都需要更縝密的思考與理解,這一年有你當戰友互相carry,真的很好。也恭喜你考上了你報的唯一一間,也是最想上的學校!
最後,我想特別謝謝小波,這一年來妳為了不影響我讀書都主動跑上台北找我,不斷在我低潮時給予我鼓勵,縱使連我自己都不相信自己辦得到,妳也永遠堅定地相信我一定會上榜,也時常在接收到我考前的負面情緒和任性後還要安撫我,辛苦妳了;如果沒有妳去年的上榜和出走,我也不會有強烈的再戰動機,更不會有今天的成果,真的hen謝謝妳,我們都要繼續加油。

結語
法律轉學考是個窄門,上榜的是少數,落榜的才是多數,在競爭上往往都是僧多粥少,我也曾因此好幾次被壓力和恐懼搞得難以入眠,精神狀態差到不想跟別人說話,但我知道一定有許多人和我一樣,甚至比我更痛苦,不能讓不良的心態影響我的讀書計畫,於是在各種掙扎和調整後,仍舊是撐過來了。不論你過往有多麼不堪、曾經學習狀況有多差、學測指考考地再糟糕,上了大學後法律的學習又是新的開始,只要你願意為自己拼搏一次,哪怕名額再少,這個機會也將會為你而生。最後,對於一般人而言,努力雖不代表成功,卻是邁向成功的過程上不可想像其不存在的條件;轉學考就像一場馬拉松,謹記自己當初踏上轉學考的初衷,別因畏懼與困難便鬆懈或半途而廢,要堅定自己的意志,踏著穩定的步伐邁向終點,才能提升站上頒獎台的機會。畢竟轉學考就是一場實力與運氣的賭局,沒有人能保證自己一定會上哪間學校,才會個個都那麼努力,對吧!
謹以此篇心得感謝曾幫助過我的人,並鼓勵欲投入或正投入法律轉學考的讀者,祝福各位未來也能金榜題名。
在高點高上的輔考下大家都能趕快上岸~選函授課程,上班之餘也能考到狀元!